去或留,这是一个问题
半个月前向父亲透露想换工作的意愿起,从侧面提醒、正面提醒、催促下决定到昨晚的严词厉色,父上强烈希望某菇离开魔都,
回老家找工作、找对象结婚,嗯,当然后者是重中之重
17岁离开老家,当时就没想过再回去
在米国留学和工作期间不想为了拿到绿卡而结婚,也不想继续花钱念研,没留下
;在魔都工作三年,遇职业瓶颈,
老板和同事一直对湾家出身的某菇很亲切,某菇也不断提高业务能力,风险判断能力得到内部总监和外部专家的一致好评,但最重要的核心业务始终是发派给别人,甚至是新进的新人,无升迁机会,两年后学习停滞,第三年组长离职,手上五六个重要的项目通通流向别组,半年来组员被放养,更不可能有学习核心业务的机会。。。
如果有第四年,根据市场化步伐,明年有>60%概率公司会失去贷款卡业务,而贷款卡业务是70%奖金来源。。。嗯
父上说,人家只是把你当成一个样板,什么是样板?就是摆在橱窗给人看的模特,好看,但永远不会放在核心的业务位置
公司高管,全部是老板十年前从银行带出来的人马,从外部招进来的人,爬到最高只当到总监,薪水比一般职员高个两三千,但不足高管一半
所以说,在一个公司里能不能升迁,派系很重要,这点直来直往,总是得罪长官的父上深有体会
《=============样板神马,是不是真的某菇不知道,除了湾家人的身份,某菇一直不愿意牺牲质量去超工作进度(为领超额奖金,不少同事以”复制黏贴“和”编故事“,代替”挖掘“和”调研“来写信用报告),满足不了收入下滑的公司”以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“的需求,可能也是某菇一直拿不到重要业务的主要原因
父上又说,你不是沪上本地人,国有银行和大型机构进不去,而私人机构又多数是家族企业,进去只是被当成奴才使唤,等老了没利用价值了一脚踹开,换工作一定要找有制度的机构,不要再找陆资企业
《==============户籍问题,或许能靠结婚解决,方言要学,政治也必须融入。。。不去找国有金融机构,男生和关系户又占去证券商的大半岗位,还剩下哪些金融机构?
未来的路要怎么走,父上鼓励某菇多在金融杂志投稿,否则嘴上说学到多少东西都是空谈,这点某菇完全同意
至于离职后,下一步如何?父上为某菇打的算盘有二:
第一、到沪上的台资金融机构应征中高级干部;第二、回老家工作,结婚,待未来被外派至内地
【【【随着父上了解第一项过于乐观(压根没在招),对第二项的态度逐渐坚决
“不管听得下去,听不下去,你都要听!”
此外,父上还说,如果是在台总部外派,在沪上工作才有靠山,才有升迁机会,如果是在沪上被招进去,一切比照当地职工的待遇办理,也不会被划进总部派系,没升迁机会。。。这点某菇还想不到要如何反驳
某菇自己的打算有三:
第一、沪上结婚,将原雇主的国有银行资源(熟悉市场,有客户资源,缺乏新业务)介绍给台资银行(不熟悉市场,现有客户局限在台商,融资成本低),在台资银行工作;第二、另寻一家内地的金融机构,再工作一年,学习贷款的前期环节(目前只熟悉后期环节);第三、会老家工作,结婚,待孩子上小学了再外派
【【【杯具的是,目前台资银行在招的湾湾在沪岗位极少,104人力银行(相当于内地的前程无忧网)上只有两个,一个也在前程无忧上招内地人,一个的发布时间在7月。。。
思前想后,最大的症结点始终是“如何在三十岁前结婚生孩子”
如果不是女生生孩子后容易被绑死,某菇是很愿意相信父上“回老家,只要是真的有能力,几年后能被外派回魔都”的理论
现在全世界,包括湾家的毕业生,有机会都往魔都跑,因为发展潜力最大,而湾家的金融市场早在十几二十年前饱和。。。。。
某菇很担心,回老家后就是结婚生孩子,然后一辈子就这样的节奏,不走出湾家只有3千万人的小市场,只是领着一份只退不进的干薪等退休
放弃自己的事业,靠老公吧,某菇又自小对交异性朋友没信心,对男人的忠诚度没信心,对婚姻没信心= =
但如果留在沪上嘛,在哪生是一个问题,坐月子是一个问题,未来孩子申请入学又是一个问题
回老家结婚,真是讨厌呀
P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