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星期前,总算把留在米国的鸡蛋搬回来了~~
N年前(不能透露年龄)赴米读书时,因为当地没亲友接头,一捆米金钞票(3000¥)分成几大叠藏在鞋底、毛衣、背包内侧,乘飞机到米国
几天后,由新认识的屋友领着到银行开户,在银行经理瞪大的双眼下把一叠叠的钞票摸出、开户
当年不知道开户的最低额度、不知道如何汇款、也不知道哪家银行牢靠《=============全家只有两个大某菇10岁的堂姐在米国读书,不同州,飞行距离3个小时
选择开户行时,选择了一家名字听起来像中央银行的“米国银行”,避免哪天经济情势不好,规模太小倒掉了(..)
直属于政府的银行,总该是大海啸来时最后一根沉入水底的旗杆吧?
场景刷回N年后
某菇即将离开米国,账户里还有一笔钱,当时不确定未来会不会回到米国读书或工作,如果汇走,货币兑换太吃汇率。。。
决定暂时不动这篮鸡蛋,就算不在米国,也能用网上银行和手上的银行卡管理
当时手上一张借记卡VISA将在半年后到期,跑去银行问能不能重发一张?客户经理表示到期了可以寄一张新的给我,不限米国境内或境外
某菇听后,新办了一张信用卡,很安心的离开米国。。。。
傻呀!!!为什么不把存款转移到花旗或汇丰等国际银行呢?(2011年即将离开米国的某菇:你忘记花旗和汇丰在2008年差点倒闭了么?外国人的存款都先于公民的被清理呢 →_→ 还是放在中央银行安全)
买机票、托运行李........为了给信用卡冲积点,能用信用卡刷的某菇都尽量用信用卡刷
一直到离开米国,才发现信用卡被停掉了!或许是因为银行系统侦测到那段时间太多不正常(和过去消费行为不匹配)的大额支出?
用Skype打国际电话要求解冻,却不了了之(具体原因忘记了)
半年很快过去,借记卡VISA也到期了(/_\)
2012年9月,2013年度CFA考试报名开始,某菇重新尝试使用这箱搁浅在米国的鸡蛋
和网上银行的客服用Skype通话,确认身份,用英文报汉语拼音的内地地址《=========99%米国人不动中文
申请寄送新的借记卡,才发现只能用一般件寄送!!!(╯°Д°)╯︵ ┻━┻
加钱寄快递也不可以!!!!
你们不知道天朝的平邮很容易寄丢的吗? (╯°Д°)╯︵ ┻━┻ 还是从海外寄来的,网上传说丢失率>80%
汉语拼音的地址+英文Shanghai,邮政局邮差看不看得懂也是一个问题。。。。
等了6个星期,没收到。。。。重新打电话,把已经寄出的那张挂失,重新寄出一张。。。。。。4个星期后,还是没收到( -___- )b
很好,CFA第一阶段报名时间截止,$680报名费变$780了,还不包括增加的税金
(感谢亲爱的主动提出用她的双币信用卡刷~~~虽然没成功T_T)
上网找米国银行在天朝的支行,搜索结果。。。零,只有几家办事处
跑去办事处询问,确定办事处是不对开放,不办理业务的
从银行直接取款未遂
到银行办理双币信用卡吧!银行人员表示非全球500大企业员工的外籍人士不能办理....55555 别人只要有一张身份证就能办了QO 不公平!!
最后没办法
只好找自己不熟悉的(网上查是魔都历史最悠久的)CFA培训机构代理报名
当天负责代付的人不在,无法现场就帮我付款了
给现金、拿收据,回家忐忑等待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一个星期后收到CFA协会发送的报名成功通知!呼
至此,某菇深刻了解到鸡蛋存在米国是多么的不方便
而且现在工作安定下来,未来到米国读书或工作的机会也不大。眼见米元一天到晚都在贬值,下决心要把这篮子鸡蛋取回来!
通过网上银行联系客服,讨论可行的取款方式:
方案一、从米国直接汇款到某菇在魔都的银行账户 ≡[。。]≡
========》网上银行有操作页面,但必须输入绑定手机收到的验证码,也就是说必须在米国境内操作,不可行
方案二、从米国寄旅行支票(Traveler's Check) ≡[。。]≡
========》有$3000额度限制,如果超过这个金额,必须亲自到米国银行区域性负责开立旅行支票的分行办理,该分行当然是位于米国,不可行
方案三、书面书写一份信件,请求米国银行寄送金额超过$3000的旅行支票,本人签名,并取得Notarization(公证),将信件寄送到米国银行总行
========》问公证有何各式?是不是一定要由米国的律师来做?网上银行人员表示应该能依照当地的公证程序办理。
跑到天朝的公证处,公证师表示天朝所有能做公证的东西都有既定的格式,但没有私人信件这一个种类,建议某菇找有国际金融往来经验的私人律师询问。
私人律师事务所设计的公证书,外国的银行会接受吗?律师费可能不低,就算真的弄出来,寄到米国银行总局,也没有确切的通知方式和反馈日期
方案四、等需要用钱时,用刷卡方式支付 ≡[。。]≡
========》信用卡被停、借记卡到期,新卡寄不到
方案五、新的借记卡先寄给米国懂中文的朋友,快递到天朝 ≡[。。]≡
=========》可行,但只能消费,米国的中央银行在天朝无分行,无法取现
方案六、到当地的分行取款 ≡[。。]≡
=========》就说米国的中央银行在天朝没有分行了啊!
方案七、亲自到米国办理 ≡[。。]≡
=========》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你帮我买机票和支付请假费
到最后,米国银行的网上银行人员也没有提出可行的方法(也难怪,某菇要做的事是把存款全部转走,从银行的角度来说不能太积极)
还是某菇通过百度,得知中国银行有一个《国际支票托收业务》
到营业厅询问,柜员问过内部同事,翻出需要填写的文件,表示到款时间大约2个月,当地银行会抽一笔手续费,但具体抽多少不清楚
也罢,总不可能比到米国的来回机票贵吧?可是要2个月呀...好煎熬> <
询问米国银行的网上工作人员,得知CHECK的兑付没有金额限制,只要填上金额和在支票背后签名,多少钱都能一次性转收款人的账户
OH Yeahhhh~~~~~~~~~~~~~~终于找到米国金融体系和与两国货币流通限制的共同漏洞啦!!~~~\ ( ^ o ^) /~~~ 开支票
支票签名(某菇在米国养成用英文书写体签名的习惯,但中国银行的员工坚持要用印刷体签名,国情不同?)、取支票托收文件的附联
几天后,到米国银行的网上银行查询,鸡蛋全部清空,看来是成功了?
到办理支票托收业务的中国银行分行询问,钱还没到账,无法查询进度一 一+两个月后再来
两个月后再去
终于。。。。。。。成功啦!!!!!
根据记录,存款在中国银行受理支票托收业务后的一个月后到账,手续费$25
以上,是某菇的海外消费和转账经验,鞠躬
PR